联系地址: | 北京市朝阳区安立路30号仰山公园2号楼 |
邮编: | 100107 |
联系手机: | |
固定电话: | 010-63353593 |
传真: | 010-63353593 |
EMAIL: | bjxfjj@126.com |
发布时间:2018-03-01 17:18:39
来源:中国证券报
全国两会期间,发行上市制度改革、加大“四新”企业支持力度、大力发展债券市场、扩大双向开放、净化市场生态等内容可望成为讨论热点,令人期待。
进一步加大“四新”企业支持力度
田利辉表示,在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大势之下,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是实现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的重要抓手。
我们需要制度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包容性,鼓励“隐形冠军”、“独角兽”企业、前沿科技企业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上市,从而推动这些企业的迅速崛起,也让我国的市场参与者共享优质企业发展的红利。
“新经济的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对整体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不断增加,要加大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支持力度,当前的发行上市制度存在进一步改革的必要。”潘向东认为 。
不断扩大资本市场双向开放
在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方面,潘向东认为,我国已经在QFII、QDII制度的基础上,依次开通了沪港通、深港通,准备开通沪伦通,未来进一步扩大开放是必然趋势。
具体探索方面,一是可以考虑采用类似沪港通的模式继续扩大开放对象;二是探索新的开放模式,扩大开放渠道;三是鼓励境内金融机构积极开展境外业务,允许境外金融机构在合法合规前提下加入国内金融市场竞争。
陈雳表示,加入WTO以来我国不仅仅在实体层面谋求与国际接轨,在资本市场领域也在不断寻求深化开放的机会,例如,银监会近期就对《中国银监会外资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做出修改,不断履行着自己对外扩大开放的承诺。
另一方面,进一步放开市场,让更多的国际投资者投资中国的股权市场,将有助于化解目前实体经济领域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偏高的现状。此外,开放金融市场也将进一步提升国内资本市场的定价合理程度,有利于我们自身的长远发展。
“深化改革需要更好地激发市场活力,特别是市场主体活力。扩大双向开放,能够以开放促改革,以学习促发展,以竞争提实力。”田利辉建议。
进一步优化市场生态
“依法全面从严监管”是未来资本市场长远健康发展的必要保证。
在具体执行上,潘向东认为,一是可以继续加大处罚力度,增加相关机构和个人的违法违规成本;二是可以逐步变“检查式”监管为“常态化”监管,增加相关主体的违法违规难度,防止其存有侥幸心理;三是可以进一步发挥媒体和公众监督的重要作用,通过调动社会力量对监管机构优化市场生态的各项努力提供帮助和支持。
“回顾2017年,我们看到,全年证监会启动调查478件,新增立案案件312件,其中重大案件90件,同比增长一倍。全年办结立案案件335件,同比增长43%。”
陈雳说,目前监管在抑制投机炒作、提高信息披露质量、防范异常交易乃至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等各个层面均动作不断,并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果。随着金融监管不断深化,未来监管层面还会在诸如穿透式监管等各个层面持续跟进,进一步引导金融业回归本源。
田利辉建议,全面从严监管和强化稽查执法需要借助科技手段,逐步开展以互联网和大数据为基础的智能监管;在全面从严监管和强化稽查执法的同时,要加强市场参与者的教育和警示,逐步形成“不敢违、不能违、不想违”的有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