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地址: | 北京市朝阳区安立路30号仰山公园2号楼 |
邮编: | 100107 |
联系手机: | |
固定电话: | 010-63353593 |
传真: | 010-63353593 |
EMAIL: | bjxfjj@126.com |
发布时间:2016-12-06 10:35:21
▽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 邓海清▽
本周观点
经济基本面回暖,债市仍将长期承压
本周,全球大部分市场呈现债市利率上行,全球股市震荡为主。全球债市本周总体表现较差,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本周继续维持非负水平,报0.029%,较上周下行1bp;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4bp,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大幅上行13.28bp。股市方面,全球股市以震荡为主: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上涨0.10%,伦敦金融时报100指数下跌1.6%,日经225指数上涨0.2%。受到流动性等因素拖累,本周上证综指下行1.61%。汇率及大宗商品方面,本周美元指数见顶回落,下行0.79%至100.69,而人民币因此相应升值0.48%至6.8818人民币/美元。大宗商品涨跌不一,WTI原油期货、螺纹钢期货分别上涨10.86%、2.86%,国内铁矿石、焦煤分别下跌2.60%、18.82%, COMEX黄金期货下跌0.05%。
从全球市场来看,本周市场表现不佳,全球债市下跌、股市震荡、期货震荡为主。主要原因有:
1
从全球基本面看:
本周公布的全球Markit制造业PMI数据表现良好。从数据上看,美国、欧元区、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数表现超预期,英国、日本PMI虽略弱于预期,但制造业扩张步伐依然高于长期趋势。本周公布的美国非农数据表现符合预期,失业率创下危机以来的新低水平。从基本面上看,全球经济形式趋好,美联储加息已无悬念。基本面走强预期带动前几周全球股市的超常表现,本周无超预期变量,市场陷入震荡行情。
2
从全球市场看:
本周美元经过前期大幅上涨之后开始进入到震荡阶段,对黄金和原油价格形成了一定的支撑。本周OPEC八年来首次达成减产协议。原油减产依然是带动原油价格大幅上行的最重要因素,后续减产协议能否切实落实仍然存疑。
3
从我国基本面看:
我国基本面因素向好。11月受到环境治理的压力,河北大量钢铁厂停产,同时房地产销量继续向下。但出乎意料的是,11月份官方制造业、非制造业PMI双双上升,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创今年高点,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也处于年内高点,非制造业方面服务业需求继续向好。叠加目前快速上行的PPI对通胀造成的压力,经济和通胀均利空我国债市。
4
从我国市场看:
本周央行在公开市场投放量增大,市场资金紧张状况大幅缓解。但市场情绪则大幅恶化,对中长期资金面市场抱有恐慌态度。目前与银行中长期资金状况关系最为密切的3、6个月SHIBOR利率维持持续大幅上行,也是带来本周我国债市大幅调整的重要因素。
配置策略
债市长期调整,仍未到最佳进场时机
从本周来看,股市、大宗走平,债市收益率大幅上行。本周,央行参事盛松成在财新峰会上表示,“实际的市场利率最近几个月是上行的。未来在适当的时候,如果情况可以、形势需要,我们也可以考虑加息”。央行三季度以来收紧货币市场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加息言论发酵可能给债市带来更大压力。展望后市,我们认为:
10年期国债破3%,债市仍处黑暗时代。
从资金利率来看,本周的资金利率有所下行,说明资金面有所宽松,但目前中长期因素仍然对债市形成制约,一方面相对而言,增长L型拐点已过,经济数据不断向好;另一方面通胀持续加速上行,均对债市形成利空。同时,中长期资金短缺仍然是银行面临的重大问题,“资产短缺”到“负债短缺”的再平衡过程仍未结束,难言债市走出“黑暗时代”,投资者仍应当控制久期和杠杆风险。
2
股市短期存在不确定性,看好长期“健康牛”。
股市短期的焦点可能是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对保险的发言,而保险举牌正是前期股市上涨的重要推手之一,这可能会给股市带来短期的不确定性。中长期来看,中国经济仍然在继续回暖,企业盈利未来仍将继续改善,我们长期看好股市“健康牛”。
2
海外经济
美国、欧洲、亚洲方面
美国11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超预期,新增17.8万,预期17.5万,前值由16.1万修正为14.2万;失业率降至4.6%,为2007年8月以来最低,预期和前值为4.9%。分项数据显示,美国11月私营部门就业人口增15.6万,预期增17万,前值由增14.2万修正为增13.5万;制造业就业人口降0.4万,预期降0.2万,前值由降0.9万修正为降0.5万。此外,美国11月平均每小时工资环比降0.1%,预期增0.2%,前值僧0.4%;同比增2.5%,预期增2.8%,前值增2.8%;平均每周工时34.4小时,预期34.4小时,前值34.4小时。美国11月劳动力参与率62.7%,前值62.8%。美国劳工部表示,11月新增就业人数主要出现在专业化、商业服务及医疗领域;过去三个月,平均新增非农就业人数为17.6万。就业数据反映了美国经济信心上升,且此前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包括通胀、制造业、楼市和消费支出均表现良好,几乎可以确定美联储将在12月加息。
周四(12月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1月Markit制造业PMI终值54.1,预期53.9,前值53.4。制造业PMI好于预期表明美国制造业商业环境改善;制造业新订单指数及生产指数均大幅好于预期,主要是受到国内消费者对商品需求大增提振;企业当前正在重建库存,暗示库存对制造业的拖累正在缓解;美元走强拖累出口,另一方面降低了进口成本。
市场表现:标普纳指结束连涨三周态势。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报19170.42点,本周累涨0.1%。标普500指数报2191.95点,本周累跌1.0%。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报5255.65点,本周累跌2.65%。
意大利公投结果12月5日10:00出炉。12月4日意大利修宪公投如火如荼的进行中,这是继英国脱欧公投、美国大选后又一起搅动金融市场的重大风险事件。若公投失败,欧洲政治格局或将改写。若公投结果为“支持宪改”,意大利现任总理伦齐将继续执政至2018年,在朝党派(执政党及执政联盟)权力将得到强化,有利于意大利政治经济稳定、银行业坏账处理、合并重组继续进行、改革推进;若公投结果为“反对宪改”,伦齐将辞职并有可能被迫提前大选:主要政党需要就组建新内阁展开谈判。若它们最终未能就组阁达成一致,意大利将被迫提前大选,意大利银行业担心是否可以进行资本重组。
周四(12月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11月Markit制造业PMI终值为53.7,符合预期并持平前值。欧元区Markit制造业PMI表现创下几乎三年以来最好表现;数据走好的原因是欧元走弱加上需求增强,打消了制造商对政治局势的担忧。
韩国总统朴槿惠11月29日对国民发表电视讲话表示,对亲信干政丑闻表示歉意,但歉意并不能解决公众的愤怒;没有在项目中追求个人利益;将会让国会来决定她的任期,依照法律和国会设定的权力过渡计划辞职。
3
国内宏观
增长、物价
1
(一)增长:
发电耗煤有所回落。发电耗煤方面,本周日均耗煤量58.3万吨,日均耗煤较上周下降0.84%。本周高炉开工率高位回落,下降0.90%至75.83%。
11月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量增速下滑。11月28日至12月2日,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减少31.90%,增速较上周同比增长率-41.42%回升9.52个百分点,较10月同比增长率-0.49%大幅下降。其中一二三线分别为-23.35%、-42.92%、-8.53%(10月一二三线分别为-4.83%、-8.60%、24.33%)。商品房销售同比降幅有所缩小。
11月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速较十月有所上升。11月第4周乘联会狭义乘用车厂家销量同比增速大跌至2%,前4周销量同比增速16%,较10月增速18%小幅回落。截止至12月2日公布的半钢胎开工率73.71%,较上周下行0.1BP。
本周航运指数上行。BDI指数本周上升1.44%至1,198点。CDFI综合指数较上周下降4.19%至725.61。
2
(二)国内物价:原油上涨、猪肉价格下跌
猪肉、鸡蛋价格下降。截止至12月2日,农产品价格批发价格总指数和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分别为202.82、204.23,较上周变动幅度分别为-0.61%、-0.79%。从主要农产品来看,36个城市平均猪肉零售价为17.08公斤,较上周下跌0.23%;鸡蛋价格为4.45元/斤,较上周下降0.67%;蔬菜批发价格指数为231.11,下跌1.29%。
煤炭价格有所下降,其余工业品价格均小幅上涨。受OPEC 2008年以来首份减产协议影响,本周WTI原油期货报51.68美元/桶,创2015年7月以来收盘新高,本周累涨12.20%,创2009年1月2日当周以来最大单周涨幅。布伦特原油期货报54.46美元/桶,创2015年7月以来收盘新高,本周累涨15.28%,创2009年1月2日当周以来最大单周涨幅。其他工业原料方面:基建地产产业链方面,本周全国水泥价格指数为102.3,本周全国水泥价格指数环比上升0.37%。煤炭行业,本周环渤海动力煤价格为599.00元/吨,下跌0.33%。黑色金属产业链方面,本周铁矿石价格271.51,上涨0.68%。Myspic综合钢铁价指数上周上涨4.59%,报124.03。螺纹钢价格上涨4.76%。
4
债券市场数据盘点
资金面、一级市场、二级市场
1
(一)资金面:本周净投放700亿元
本周(11月28日-12月2日),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700亿元,上周净投放流动性400亿元。本周具体地,7天逆回购5900亿元,逆回购到期4900元,净投放1000亿元;14天逆回购3200亿元,逆回购到期3700亿元,净回笼500亿元;28天逆回购1000元,逆回购到期800亿元,净投放200亿元。下周将有5900亿元7天逆回购到期,3350亿元14天逆回购到期,100亿元28天逆回购到期,115亿元MLF到期,下周合计净回笼9450亿元。
截至12月2日,银行间隔夜质押回购利率收于2.3261%,较上周下行1.88BP;7天质押式回购收于2.7347%,较上周下行14.43BP;14天质押式回购收于3.1732%,较上周下行12.49BP;1个月质押式回购收于3.0497%,较上周下行6.97BP。本周资金面十分紧张,周四开始隔夜资金供需失衡情况有所缓和,前两日一度陷于恐慌的市场情绪亦逐步消退,回购利率全线回落;机构为减轻融资压力,推动7天以上资金需求增多。但考虑到未来跨年末流动性安排等因素,市场谨慎情绪依旧无法消除。
2
(二)一级市场:下周计划发行900亿元利率债
本周(11月28日-12月2日),利率债总计发行13只,共计661.2亿元,较上周减少149.9亿元,净融资额548.7亿元,较上周减少153.8亿元。下周共发行13支债,计划发行规模900亿元。
3
(三)二级市场:10年期国债样本券破3%
截止至12月2日,国债方面,1年期国债较上周上行12.15BP,收2.3509%,10年期国债上行12.45BP至2.9895%。关键期限的政策性金融债方面全线上行,上行幅度最大的是1年非国开债,上行36.67BP,上行幅度最小的是10年期国开债,上行14.38BP。目前1年期和3年期AA+评级企业债信用利差分别为153.51BP、123.17BP,1年期和3年期AA评级企业债信用利差分别为173.51BP、142.17BP,其中1年期AA+、AA高于四分之一分位数并低于中位数,3年期AA、AA+低于历史四分之一分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