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野蛮生长的客栈和每天数百吨的生活垃圾,曾经让碧波荡漾的云南大理洱海饱受城市水体污染的困扰。在2013年以前,国内没有一家专门解决水污染问题的“国字号”企业,仅靠中小治污企业难以完成洱海整治的庞大工程,继续依靠当地政府财力已经难以支持环湖截污工程。
在中信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主导下,两家小型水务公司被整合成中国水环境集团,基金在投后管理、战略梳理和业务模式创新上给予中国水环境集团极大支持。成立4年多的中国水环境集团,正用过硬的专业实力承接大理洱海水环境治理PPP项目,为“洱海变清”贡献力量。
近年来,私募基金通过直接投资实体企业、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投资、新三板投资、新股发行投资、债券发行与债权投资,以及资产支持证券投资等,快速对接实体企业融资需求,为中小企业“输血”,为新兴行业“加油”。截至今年第二季度末,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已备案私募基金5.66万只,管理资产规模9.78万亿元。我国私募基金在境内直接投资活动中,剔除二级市场投资后的直接投资项目账面价值合计4.89万亿元,占全部持有资产规模的48.1%。
五大行业获“甘霖”最多
基金业协会最新发布的《私募基金服务实体经济情况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末,私募基金所投项目企业数量排名前五位的行业分别为计算机应用、资本品、原材料、其他金融以及医药生物。其中,投资于计算机运用的项目数量为15553个,占比27.2%;投资于资本品的项目数量为7059个,占比12.4%;投资于原材料的项目数量为3399个,占比6.0%。
从投资项目账面价值看,截至2017年6月末,私募基金所投项目企业账面价值排名前五位的行业分别为房地产、资本品、其他金融、计算机运用和交通运输。其中,投资于房地产的账面价值为8465.56亿元,占比17.3%;投资于资本品的账面价值为7344.02亿元,占比15.0%。
从退出案例和行业看,也反映出受青睐的行业中私募基金呈现扎堆现象。2017年第三季度,生物医药、机械制造、IT行业位居PE退出案例数量前三名,三季度有175家企业IPO,创下PE退出数量新纪录,PE机构平均IPO回报率超过10倍。
“私募基金青睐的行业大都代表创新创业、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一般对传统产业关注有限,对新兴产业关注较多,关注视角的细分行业大多与国家中长期产业政策密切相关。”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宋文琪说。
未上市企业受青睐
《报告》还显示,在私募基金所投项目企业中,处于扩张期的数量最多,达到27303个,占比47.80%。其次为起步期,项目数量为17896个,占比31.33%。种子期项目数量为5907个,占比10.3%。从投资项目的账面价值看,投资于扩张期的规模最大,达到2.53万亿元,占比51.6%;其次为起步期投资,规模为1.20万亿元,占比24.5%;投资于已上市的规模为5357.95亿元,占比11.0%。
投中研究院院长国立波认为,“目前,处于扩张期的私募基金数量多是与我国VC或PE发展阶段相符合。投资于扩张期的基金存量项目多,后期项目发展成熟,容易有较好的收益。且投资于扩张期,企业相对盈利,风险相对可控,投资于Pre-IPO(上市前)阶段也逐渐成为基金主流模式。但近两年伴随资本市场发展,一、二级市场套利空间收窄,越来越多基金投资于扩张期,导致项目估值过高,因而私募机构也正在积极寻求转型。未来私募基金将逐渐向早期及并购期转移,从而形成产业链投资。过往仅投资扩张期的基金也会配置早期及并购期项目,进行多样化配置策略。”
四个问题待破解
尽管私募基金支持实体经济取得诸多收益,目前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国立波认为,“目前私募支持实体经济面临主要难题是结构性的资产荒和局部资金荒。”
在结构性资产荒方面,由于优质项目依然稀缺,优质实体经济项目估值居高不下。据投中信息发布的《PE/VC行业上半年统计报告》显示,2017年上半年,中国VC投资市场披露的案例数仅为1351起,投资总金额为204.91亿美元,VC市场投资持续回落,单笔投资规模创近2年新高,达到1500多万美元。2017年上半年,PE市场披露的案例数为589起,投资总金额为283.11亿美元,PE投资市场案例数目也是持续回落,但平均单笔投资金额规模有大幅度上升。
在局部资金荒方面,虽然政府引导基金资金比较多,但部分传统行业的民间资本依然相对不充裕,VC或PE基金募集难度加大,反观二级市场(证券交易市场)的股民却交投活跃。
“目前VC或PE等机构投资了大量项目,真正退出项目较少。虽然今年以来上市企业数量创新高,但企业排队数量任然较多,无法满足机构的退出需求,退出难度很大。”国立波说。
出现这些挑战的原因与私募基金自身过分追逐行业热点有关。以最近受到追捧的“共享概念”为例,很多私募基金管理人针对共享充电宝、共享篮球等项目,几乎没有了解,未认清其盈利模式就大笔追加投资。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3月至6月份,共享充电宝行业创业项目约24个,宣布获得融资的有19个,有至少38家机构入局。但2个月内共有7家共享充电宝进入清算,反映出局部行业泡沫化现象依然严重,反而加重了真正需要资金行业的“饥渴”程度。
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促使私募基金回归金融本源,恪守基金本质,理性选择行业和投资标的,避免带来泡沫化投资风险。基金业协会会长洪磊认为,“金融的本源是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融通,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宗旨,也是实现金融安全的根本举措。基金的本质是受托理财,必须坚持投资者利益优先,做到‘组合投资’、‘卖者尽责、买者自负’和‘收益共享、风险自担’。”